在介绍气功作用的现代科学机制前,我们先复习一下气功的概念,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气功是什么以及气功是通过怎样的一种机制对人体产生作用的理解。
从中医角度看,气功是通过调神入静促使气机协调(所谓心平气和),实现防治疾病目的的养生锻炼方法。
从心理生理学角度看,气功是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使意识进入自我催眠状态,促使生理功能变得协调,实现防治疾病目的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
根据气功的具体锻炼方式,可以说气功是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使意识进入自我催眠状态,通过良性心理调整,使体内各系统生理功能趋向协调,甚至使某些病变的形态实质得以修复,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
从行为医学角度看,气功是对一种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自我暗示催眠的良性行为进行学习训练获得(习得),最终在大脑以条件反射方式强化固定下来的行为疗法。
从前面多个角度看气功,气功都与人的心理有直接关系。这个特点不仅决定了气功作用的第一类适应症必然是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心身疾病,也必然决定了气功作用的现代科学机制与心理直接相关。我们先从病理变化途径来看看心身疾病形成的过程。
我们知道,长期精神心理不愉快或长期有心理压力紧张会使人出现各种机体病变,这种以精神心理因素为诱因引起的躯体病变,被心身医学命名为心身疾病。
例如精神心理紧张,对有的人可引起消化系统病变,初期可仅表现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吞酸等症状,如果精神心理紧张长时间得不到缓解,病变就可能由胃肠功能紊乱发展到胃肠黏膜炎症糜烂,转为器质性病变,成为消化系统溃疡。这是一种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向着病变方向发展的结果。相反,保持精神心理愉快会使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保持协调而有序化的状态,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增强,从而起到健身、防病和治疗躯体病变的作用。这是机体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向着有利于身体发展的过程。气功锻炼的最重要作用就是可使这种有利于身体的反应机制加强。
我们知道。练气功要取得好的效果,要求练功者必须达到入静状态,所谓入静状态就是练功者发挥意识能动性,放松心理紧张,排除杂念,使意识逐渐由清醒进入到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状态的过程。放松心理紧张与排除杂念最后达到入静主要靠自我暗示催眠的方法,例如本来是大白天站在黄土地上练功,你可想象是在月光如洗的宁静夜晚,站在河边小树林的绿草丛中,想象自己的身体像青松一样挺拔屹立,将自己带入一种自我创造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意境中去,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逐渐形成条件反射(熟能生巧),再练功时,你就会很快使意识进入到入静状态。
入静较深时练功者仅知道自己是在练气功,大脑除自知练功这一区域保持清醒兴奋外,其他部分则进入主动的类似睡眠样的高效率的休息抑制状态——自我催眠状态,气功术语叫做一念代万念。临床及实验结果表明当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从主观上练功者会感到心情非常舒畅,全身非常舒适,心胸非??鲂纳矶即τ谝恢钟行У姆潘珊兔篮玫母惺苤?。从客观上可以检测到这种精神心理意识状态会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并且进而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向着协调有序化的方向发展,起到健身防治疾病的作用。这种心理--生理--形态过程就是气功产生效用的重要科学机制,也是传统气功的真髓所在。所以我们说,气功是古人在实践中总结摸索出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向自身内部寻找健身治疗方法的一门科学,是一门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锻炼的方法与科学。
【注】本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辑:亚亚
终审: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