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品茶风楼阁全国-本地同城200元快餐服务网站,400元3个小时快餐,附近人100块钱

第14篇:学练气功的要领有哪些?(三)
作者:张洪林   来源:薄荷茶社   日期:2025-06-18

前面已经介绍了练气功要领中的松静自然、意感相依、动静结合,今天继续介绍练功要领中的上虚下实、练养结合和火候适度的要领。

什么是上虚下实?关于虚实的概念,在中医八纲辩证中是指正气与邪气的比较, 正气不足为虚,邪气有余为实。这里论及练功中的虚实,与八纲辩证中的虚实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所谓"上虚",是指练气功时身体的上部(脐以上)要保持轻松虚灵状态;"下实",是指身体下部(脐以下)要保持充实有力。不论练静功或动功,都应保持"上虚下实"的状态,这是各种练功方法的普遍要求。

练功时不仅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使整个身体稳如泰山,舒适自然。更重要的是意念意守的部位也在中下丹田,没有特殊病情,不宜守上丹田(头部),以避免造成上实下虚的情况,导致练功出偏。

掌握好上虚下实的要领,通过气功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病理性的虚实。如老年人由于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易出现血压增高、耳鸣眩晕、头重脚轻、走路不稳等上实下虚的病症,尤以急躁易怒、感情冲动的人为甚。经过练功保持上虚下实,可逐渐使上述诸症得以纠正。

什么叫练养结合?练与养是练功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气功锻炼中既要重视 "练",更要重视"养"。"练",是指在练功时,有意识地调整身体,摆好姿势,放松身体,调整呼吸,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等一系列的过程。"养",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经过上述一系列有意识地锻炼,所出现的身体轻松舒适、呼吸柔和绵绵,注意集中的静养状态, 气功界称此为"入静"。练功人在这时就要有意识地使自己保持在这种状态中,不断地继续进行调整,使之能深入发展。有关研究发现,在这种状态中,机体的功能渐趋协调有序化,免疫功能也会有所增强。练功人可以在这方面积累经验,不断改善。

"养"的另一层意思, 是指在进行一系列锻炼后,还不能达到上述的静养状态,如继续坚持下去,反而是一种消耗,会造成疲劳,引起紧张,因此这时可休息一下,准备再练,或结束练功。

气功锻炼过程中"练"和"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若练功不认真,不注意适度调整,当然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但若一味地"练",而不考虑"养",功效也不佳。临床上常见到许多练功人,由于心情过分急切,往往在一次练功中从至尾不间断地进行"意"和"形"的调整控制,结果与主观愿望相反, 造成不适和疲劳,体力无法支持。

每一次练功过程常常是"练"和"养"交替进行、相辅相成的。在练功10分钟到20分钟一般进入了松静状态。这时要充分体会和享受松静带来的轻松舒适感,稍过一会儿可以再采用一些方法进一步调整, 使气功入静状态进一步深化。这样"练"中有"养",可以使火候恰到好处,不致带来不适;

"养"中有"练",可以使养的时间延长和质量提高。如此做对练功人体力的调节和功效的提高则大有益处。动功与静功都有内养作用,但从功效上来讲主要是依靠静功。 对于身体虚弱和身患多种疾病者,尤要多以养为主。

"养"也需要情绪平稳、思想乐观、劳逸结合、饮食有节、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等的配合。练功人应特别注意平时的情志修养,情绪波动练功往往会引起不适感觉。临床上??杉秸庵智榭?,病人练功很认真,功法掌握得也不错,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因一时情绪波动, 往往干扰练功的顺利进行,病情也会出现反复。因此,练功人一定要在练功同时注意休养生息,对年老多病者尤显重要。

怎样才能做到练功火候适度?火候适度是指对练功的一些要求把握得要适当,恰到好处,太过或不及均非适度。

练功适度,主要体现在意念、呼吸、姿势及练功时间等方面的把控上。练功是在意念主导下的心身锻炼。意念太弱则杂念繁多,或易于昏沉入睡;反之,意念太强也不行。尤其对初学者,强行意守等于拔苗助长,极易引起头胀头疼、精神紧张等不适症状,甚至可以出现偏差。意念的锻炼要顺其自然,暂时守不住也不急,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遵循勿忘勿助、 若有若无、似有意似无意的原则。经过一个阶段练习,水到渠成, 杂念必将逐步减少,逐渐就会达到适度。

气功调息中虽然有多种呼吸方法,但除非特殊需要,一般还是以自然呼吸为好。虽说是自然呼吸,在入静状态下呼吸也会自然变得柔和、细缓、均匀、深长,达到调息的要求,即所谓"心静息自调"。 有些功法要求特殊的呼吸方式(如腹式呼吸),也必须在自然顺畅的基础上,通过意念诱导吸气下行并稍许用力,经过一段训练后逐渐形成。这种方法不易掌握,而且有些内容还可能成为以后进一步练功的障碍。常见有人学习某种特殊的呼吸锻炼方法出现偏差,引起胸闷气窒。更有甚者,平时不须注意的呼吸,也变成如果不想着如何呼吸,呼吸就无法正常进行,出现憋气闷胀的状况。

不同的姿势对机体具有不同的影响。站式、行式,侧重于对体力及骨骼、肌肉的锻炼,对增强体质有很大的好处。静坐、静卧,可以充分地使骨骼肌放松,有利于入静养神。通过变换姿势,不仅可以增加学习气功的趣味性,也可使体力及身体不同部位得到专门的锻炼。不论采用哪种姿势,都应松缓自然、舒适圆活,切忌故意拿架、僵硬做作。此外,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差异,练同一种功法时姿势也可以大同小异。初练气功时,即使选用比较舒适的卧式, 做功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全身的不适或某些部位的肌肉酸痛,这是正常现象。此时,可暂停练功,调整姿势或活动一下肢体后再练,不要勉强坚持,以免精神紧张而影响练功效果。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某种姿势就会逐渐适应,也会更加充分放松。

练功不仅每天都应坚持,练功时间的长短也应适度,应根据练功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开始时,每次可以练15分钟至20分钟,以后每次练功时间可以逐渐延长,每次练功都应留有余力、留有余兴,以不感到疲劳和不勉强为度。如果练功仅作为保健和病愈后巩固疗效,每天可以利用起床后,睡觉前半小时至一小时。如果是为了治病,每天可练三四次,每次练功时间可以适当增加,但应避免一练就半天、勉强坚持的做法。


【注】本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辑:亚亚

终审:曙光